3月14日下午,學校在辦公樓第一會議室組織召開了2024年度思想政治理論課集體備課會暨師生代表座談會,,黨委書記鄭德前,,黨委副書記、校長劉福玉以及其他學校領導出席會議,,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思政課教學部全體教師、學生代表參加活動,。本次活動由黨委委員,、副校長董傳民主持,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筑牢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的使命擔當,,提高學校思政課教學質量。

備課會上耿海倩老師首先以《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打贏新時代“保家衛(wèi)國戰(zhàn)”》為題,,圍繞教學單元的教學思路,、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方面進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的備課展示,隨后,,李婉穎,、范文顯老師分別以《共育同心“石榴籽” 澆灌民族“團結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好新時代科技自立自強》為題進行了《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備課展示,。學校領導及思政課教師,、學生圍繞備課專題教學設計、內容結構,、案例引用,、講授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進與完善建議。

鄭德前對每位教師的授課展示進行點評并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他指出,,三位教師的教學展示教學重難點突出,邏輯思路清晰,,教學方式靈活,,充分展示了思政課教師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扎實的教學基本功。特別強調要高度重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的教學,,進一步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大眾化傳播,,更好地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鑄魂育人,。在提到兩會熱詞“新質生產力”時,強調要牢牢把握“三新一高”的主線,,即立足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fā)展,。并建議要依托地域紅色資源,進一步拓寬思政課的教學場地,,著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課”,。
隨后,開展了師生座談會,,學生代表圍繞“我心目中的思政課”主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與交流,。陳同樂同學認為思政課要做到教學相長,老師要真正走進學生內心,,及時根據學生反饋調整教學,。張言鈺同學提出思政課應貼近實際,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習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思政課教師張可談到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3·18”重要講話精神,,立志為學生帶來有政治高度、有思想深度,、有情懷溫度的思政課,。馬曉韓老師提到思政課應研究教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
鄭德前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講好、辦好,、建設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核心要義,,深刻認識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大意義。把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二是涵養(yǎng)使命意識,,進一步提升自身教育教學水平。善于把握和分析國際形勢與國內發(fā)展變化,,緊隨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水平,。三是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不斷增強思政課教學的感染力與吸引力。思政課教學需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把價值觀引導寓于案例講解,、知識講授之中,,打造更多讓學生聽起來能“解渴”、學起來引“共鳴”,、品起來有“回味”的精品課程,,真正讓思政課堂“活”起來、“動”起來,。四是持續(xù)強化“大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力度,,全面提升社會大課堂的育人效能。要從大視野,、大歷史,、大體系視角,構建起胸懷“兩個大局”、跨越百年歷史維度,、多維時空協(xié)同育人的思政課新形態(tài),,實現“大思政課”的時空場域拓展和教育模式變革。
本次集體備課會暨師生代表座談會,,研討充分,,互動熱烈,成效明顯,。下一步思政課教學部將繼續(xù)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大思政”育人理念為引領,,持續(xù)推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高質量發(fā)展,。
(撰稿:劉甜甜;審核:張海鴻)